<%@ page 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gb2312" %> <%@ include file="../SystemFile/share/share_function.htm" %> XINGLONG ESTATE
 
招聘致辞
招聘职位
员工手册
员工心声
兴隆老故事

 
> 人才招聘 > 兴隆老故事

故事一:忆于志诚老经理 -- 马葆莉

于志诚同志是今天我们兴隆置业的创始人,是我们兴隆事业的创业者。他的历史就是我们兴隆的历史。1980年,崇文区劳动局创建了劳动服务公司,于志诚担任服务公司的第一任经理。1986年为解决职工的住房问题,劳服公司又建立了崇文区集体经济房屋开发经营公司,于志诚担任总经理。这个开发公司就是我们今天兴隆置业的雏形。1988年,集体经济房屋开发公司更名为崇文区房产开发公司,于志诚任总经理、法人代表。1991年以后,出任公司顾问,直至去世。

老于经理生前最主张的就是“奋发图强”。他曾亲笔写了四个字挂在公司的墙上。奋发图强意味着不甘落后,永远图强,永远创新;还意味着不屈于重压,坚韧不拔,面对困难不能被压倒而应奋发而起。86年于经理创办集体经济房屋开发经营公司的时候,北京还从来没有集体经济搞房地产开发的,不少人不理解,不相信,不支持,认为这是胡闹,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可是老于经理就相信这个公司一定能搞好,硬是顶着各方的压力,把公司办了起来。公司建起来了,阻力越来越大,很多人冷嘲热讽,多少次公司都处于解散的边缘。没有办公地点、没钱发工资,每天老于经理承担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做好这个他坚信能办好的公司。从1986年到1996年,老于经理带我们走过了最艰苦的十年。于经理曾在1996年时对新加入公司的大学生的讲话中说“只要你选择对了,你就要执着地顽强地走下去,要勇于实践,不论遇到什么挫折都不要动摇,不要三心二意。”并不复杂的一句话,谁又能知道这背后隐藏着多少辛酸的经历呢?

今年是我们兴隆公司成立十周年之际,也是老于经理创建集体经济集体开发经营公司16周年的日子,此时回想起我们兴隆置业的创始人于志诚经理,我们思绪万千。而今,于志诚老经理所坚持的“奋发图强”已成为兴隆公司的企业精神。兴隆的团结、兴隆的繁荣全系于此,这是我们兴隆置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兴隆置业稳固的基石,而这正是我们的创始人&#0;&#0;于志诚同志留给我们的。

故事二:兴隆一周年印象 -- 段金梅

我是1994年来到兴隆的。2月4日,是我报到的第一天,正赶上公司在开联欢会庆祝成立一周年,全公司处处都显示出节日般的喜庆。那时候我们还是在“小白楼”里办公,条件也比较简陋,联欢会的会场比较小,但却布置得热闹而温馨,虽然节目只是一些卡拉OK和小游戏,但是大家都非常开心,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联欢会后是以部门为单位自己动手包饺子,大家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其乐融融,饺子包好了,大家心与心之间的距离也拉得更近了。这一天,我认识了兴隆,认识了许许多多的兴隆人,并且感受到了他们身上充满的积极向上的活力和开拓进取的精神,还有兴隆大家庭的温馨氛围。那时侯,正是兴隆公司创业的初期,人员少,房地产专业的人才更少,很多人都是从其它行业转行干房地产,但是大家凭着一股热情和兴隆人永不服输的精神,在老于经理和马总的带领下,抓住机遇,引进优秀人才,使自己不断地发展壮大,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了脚根。

故事三:万泉寺小区会战 -- 刘永杰

我是93年7月中旬来到兴隆公司的,当时分到房管部工作,8月初开始到万泉寺小区建设工地,配合工程部参与锅炉房、小区上下水及供电施工管理。按照现在物业管理的行话叫做“前期介入”。万泉寺小区一期建设工程是5栋4层楼,12000多平方米,施工现场是原来万泉寺村的菜地,东、南两个通道都是土路。初到工地时只有锅炉房工程开工了,其它工地还种着蔬菜,一片田园风光,没过几天就成了建筑大军的战场,十几个工程队伍参与建设,土建、设备各类人员齐上阵,围绕着总公司12月25日交工的总指标,开始了艰苦的卓有成效的会战。全公司近60%人员压上一线工地,那时只有一间木板棚是现场的工地办公室,办公条件与现在相比是异常艰苦,但所有的公司人员,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完成任务,按期让居民住上新楼,树立公司的诚信形象。按照当时的条件和实际情况,要在4个月内完成土建和设施配套,还要达到正式供水、供电、供暖要求,工作压力是巨大的,工期异常紧张,工程协调繁杂,但最终的结果是&#0;&#0;我们实现了我们的目标。

故事四:共创美好新世界 -- 崔雷

在崇外大街西侧,有一条不太起眼的小街,叫兴隆街。而正是由于这条小街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兴隆公司;也正是因为这条小街才使我们兴隆公司从一个小小的集体企业走向了广阔的市场竞争大舞台,并逐渐走到了北京市房地产行业的前列。1993年北京市政府赴港招商引资,区政府将崇外大街以西兴隆街以南的25.4公顷的“崇外2号危改区”的改造任务交给了我们兴隆公司,以此与香港裕宁地产有限公司共同投资3000万美元组建了兴隆公司历史上第一个中港合作公司&#0;&#0;北京崇裕房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这块蕴涵着无限商机的土地。接着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指导下,通过一系列股权转让等资本运作,最终使香港新世界财团在审视了北京市的众多房地产项目之后,把目光落到了这里。我们获得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在经历了与新世界集团艰苦的谈判后,崇外2号地危改项目于95年开始正式启动,项目投资2.4亿美元建成了17万平方米的新世界太华公寓、20万平方米的新世界家园。崇裕公司的注册资金也由此增加到了8000多万美元,兴隆公司拥有崇裕公司30%的权益。崇裕项目的启动,是兴隆公司把握当时改革开放投资的大好机遇,借以发展和壮大的重大转折点,在一定程度上为兴隆公司搭构了一个有利于自身迅速发展的广阔平台。

 






封面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