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凤荣 教授
土壤学博士,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博士生导师。1988年1月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师从著名土壤学家李连捷院士。主要研究方向是土壤地理学和土地利用。自1986年开始教学工作,
先后主讲: 本科生课程"土壤地理学"、 "土地资源调查"和"土地资源学",
土壤专业研究生学位课"土壤发生与分类学";主持讲授土壤专业博士生专题课"农业资源与环境"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学位课"土地资源管理专题"。主持国家"七·五"科技攻关子专题"TM、SPOT和彩红外航片在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壤侵蚀调查中的应用与评判",
其成果鉴定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获1991年度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89.3~1990.12 参加国家土地管理局与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合作研究项目"中国土地承载力研究",
负责1:500万中国土壤图的编制(以FAO/UNESCO的土壤分类为基础), 其成果受到了国内外土壤学家的高度赞赏,并进入FAO/UNESCO的地理信息系统。1987~1996
参加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研究",为建立全新的中国土壤分类系统作出了贡献。1994.8~1997.7
主持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北京山丘区干果果树立地分类研究", 获得北京市优秀奖。1997年,参加国家土地管理局调研项目"小城镇用地制度改革研究"。1996-2000主持国家"九五"科技攻关专题"农业资源综合生产能力与人口承载能力研究"(96-013-01-02)中子专题"我国耕地资源动态分析",对我国1996-2010年的耕地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变化进行了预测,其预测成果为全国土地利用规划和耕地保护提供了科学参考数据。1999-200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黄淮海平原土地持续利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的类研究",该项研究建立了黄淮海平原土地持续利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对建立该区的土地持续利用规划和持续利用模式具有指导意义。
正在承担的课题有(1) 主持国土资源部重点课题 "土地资源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研究(2000-2002)。(2)
主持国家重点基础发展规划项目 "土壤质量演变规律与持续利用"子课题"潮土区土壤质量时空变异规律及其可持续利用研究"(2000-2004);(3)
主持国土资源部规划课题"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制定"的子专题"全国农用地分等定级土地利用系数制定"(2002);(4)
主持国土资源部规划课题"征地制度改革与耕地占补平衡中的耕地质量研究"的子专题"耕地占补平衡评价体系研究"(2002);获得过的奖励有1991年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2年"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1993年"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993年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1995年度农业部"优秀教材"二等奖(副主编),1997年被原国家土地管理局遴选为首批跨世纪人才,998年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1999年遴选为农业部"神农计划"人才。已出版专著7部,发表论文60余篇,代表性著作有:《土壤发生与分类学》、《土壤地理学》、《持续土地利用的理论与实践》、《土地资源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等。
|
|